大瓜!耶鲁大学新生材料造假,录取被撤,警方直接将其带离宿舍!
快乐五分彩玩法介绍
快乐五分彩玩法介绍

新闻动态

大瓜!耶鲁大学新生材料造假,录取被撤,警方直接将其带离宿舍!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4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42

开学季惊爆大瓜! 耶鲁大学达文波特学院大一新生Katherina Lynn,入学刚过一个多月,“藤校梦” 便彻底破灭。

据悉,耶鲁核查发现其申请材料有虚假信息,随即作出撤销录取、予以开除的决定,目前她已被警方和院长从宿舍带走。

申请材料造假风波此前也在港大、帝国理工上演,“造假者” 几乎最终都被开除。明明知晓造假终将败露、学业被迫中断,为何仍有人频频踏入学术诚信误区?

耶鲁新生因申请造假被撤回录取

在美东时间9月22这一天,耶鲁大学达文波特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 ——Katherina Lynn,在耶鲁大学校警以及学院院长Anjelica Gonzalez的共同陪同下,前往 Lanman-Wright Hall宿舍楼整理好了自己的个人行李。随后,她在两人的护送下,正式离开了这栋居住的宿舍楼。

(Source: Yale Daily News)

展开剩余87%

当晚,院长Anjelica Gonzalez给社区成员发布邮件确认,Katherina Lynn已退出耶鲁且不会再返回,校方的开除理由是该生在申请中提供虚假信息,歪曲事实。

(Source: Yale Daily News)

据Katherina Lynn的室友Sara Bashker回忆,Katherina Lynn报到的时候就只拿了一个行李箱,话很少,说自己的经历的时候总是前言不搭后语。

她最初说自己来自北达科他州,但学院系统地址指向一家小镇旅馆;又声称住过美国加州、中国和加拿大,身份信息却多有矛盾。

耶鲁发言人Paul McKinley在声明提及,耶鲁每年接收数千份入学申请,整个申请过程十分依赖申请者的学术诚信,鉴于该生申请材料有虚假陈述,校方作出了撤回录取、予以开除的决定。

但该生虚假陈述的具体内容,校方暂未公开。Katherina Lynn 的申请造假事件并非孤例,港大、帝国理工学院(IC)今年也曾出现在读生因申请材料造假面临开除的情况。

港大、IC对学术诚信的“零容忍”

1、港大学生因学术诚信被捕

2024年5月,港大学历造假风波闹得沸沸扬扬。港大经管学院院长蔡宏斌教授称,校方调查至今,已发现约30名学生通过中介提交假学历入学;后续学院若继续调查,造假数量或达80至100宗。

(Source: 星岛头条)

目前已发现的近30宗案例中,学生提交的假学历以海外院校学历为主,且涉案学生均为中国国籍。关于用假学历申请港大,部分学生是被中介隐瞒,在不知情时被擅自用假学历申请;但也有个案中,申请者及家长明知学历造假,仍为顺利入读港大,联合中介共同操作。

(Source: 星岛头条)

据悉,目前已查出的30名学生中,有2名大陆硕士留学生已被逮捕并扣留调查。6月22 日,1名24岁学生被捕,现被东区裁判法院暂控 “行使虚假文书罪”,预计8月20日审讯;7月3日,另1名34岁学生也被扣留调查,暂控 “向入境事务处人员作虚假陈述”。

2、IC大型反查风波

2025年1月,帝国理工学院(IC)也爆发了大规模QC反查风波。

据博主透露,IC校方特意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,随机抽查并核实在读学生的入学成绩单、推荐信、前置学历背景及申请文书等材料。

即便此次是随机抽查,结果却令人震惊——仅抽查就查出150名学生涉嫌申请材料造假。

(Source: 网络)

在爆料中,有几个材料造假的典型案例,简直堪称“玄幻”:

一名学生毕业于一个倒闭多年的高中,凭借着这样的高中背景,竟然能成功上岸IC;另一名学生连国都没有出过,竟然拿到了墨尔本大学的最高荣誉毕业,并以此申请到了IC的Offer。

更迷幻的是,这些涉嫌申请材料造假的同学被通知后,部分同学和家长表示自己的完全不知情,所有的申请材料都是交给中介全权处理,自己并不知悉…

不论这个理由是否看起来是否“合理”,如此注重学术诚信的IC,最终作出的决定依旧是对学生进行“开除”以及学费不退。

(Source: Imperial College London)

申请季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申请材料,又花了大几十万来读书,还没毕业就要被开除,交的学费还拿不回来,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那么,为什么还是有人屡屡触犯这条红线?

文书造假究竟为何?

首要原因是名校竞争压力,亚裔学生申请常陷种族劣势,部分申请人靠伪造成绩单、活动背景或推荐信提升竞争力。

有买就有卖,留学市场 “保录” 产业链滋生,机构伪造成绩、捏造经历、代写文书,形成系统性造假,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曾因学历打假开除上千中国留学生,多数涉中介虚假材料。

同时,监管漏洞与审查滞后也不容忽视:很多学校申请阶段审查不足,高校虽集中审核录取材料,却对已入学学生背景核查滞后,耶鲁此次造假便是入学一个多月后才曝光。

但近年随着AI技术进步,多国启用AI鉴伪系统(如加拿大IRCC区块链验证)与第三方筛查(英国Qualification Check),造假识别率大幅提升,不过部分院校仍靠传统人工审核,难免有漏网之鱼。

尽管造假者或面临终身禁入(如加拿大存款证明造假)、刑事起诉(伪造公文罪最高判 3 年)或学籍注销,可因利益远大于风险,仍有人铤而走险。而这类频繁造假事件,会让招生官对特定群体(如亚裔)审查趋严,甚至牵连合规申请者,比如纽约大学曾因单起造假将涉事高中列入黑名单。

综上,文书造假是竞争压力、监管漏洞与利益链条共同导致的,技术升级与政策收紧正逐步压缩造假空间,留学生需通过合规途径提升竞争力,避免短期投机留下终身学术污点。

学术诚信:留子输不起的“隐形资产”

耶鲁、港大及IC的案例,不断向留子们说明:学术诚信是海外大学的 “生命线”。

海外高校为何对学术诚信问题、申请材料造假 “零容忍”?因为对学校来说,容忍造假就是破坏公平——踏实付出的学生被 “造假者” 抢占名额,教育的公信力会即刻崩塌。

很多同学觉得顺利入学就没事了,但从这些案例可见,即便入学后,学校也可能重启审查,一旦发现材料作假,会直接撤回录取、取消学籍并予以开除。

(Source: 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)

部分情况下,申请材料造假还可能触犯法律,比如港大硕士因提交虚假文书,就被指控 “行使虚假文书罪”。且这些造假记录会同步至学术背景,一旦留下记录,后续申请其他海外大学或科研机构,大概率会无缘Offer。

有些同学存侥幸心理,觉得被查后把 “锅” 推给中介就行?但港大案例中,即便涉事学生称 “中介伪造材料自己不知情”,仍被认定 “默许签署即担责”。

(Source: 星岛头条)

被从宿舍带走的耶鲁新生,可能没预想一次材料造假会毁了 “藤校梦”;港大学生签字时,大概也没觉得 “学校核查会这么严”。

可留学途中,任何侥幸心理,最终都得自己咽下苦果。学术诚信不是口号,该是留学的通行证。卓意锐行留学希望每位同学都清楚,踏实走好每一步,才是对自己未来最负责的做法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上一篇:聚赛龙08月12日主力大幅流出 下一篇:没有了